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于2019年5月27日至5月29日在成都盛大召開,本大會是網絡視音頻領域規格最高、規模最大,具有“年度風向標”之譽的行業盛會。5月28日上午,開幕式暨主論壇召開,中宣部副部長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發言表示,中國網絡視聽產業在走向高質量、創新型發展的道路。未來要加強網絡視聽在安全、技術、內容的監管監控,確保網絡視聽內容的主旋律基調。
根據《2019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》,截至2018年12月底,中國網絡視頻(含短視頻)用戶規模達7.25億,占整體網民的87.5%。
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6.48億,網民使用率為78.2%,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占總上網時長的11.4%,超過綜合視頻(8.3%),成為僅次于即時通訊的第二大應用類型;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.97億,網民使用率為47.9%,呈下降趨勢;網絡音頻用戶規模達3.01億,網民使用率為36.4%,呈男性化、高學歷、城鎮化特征,以消費能力較強的20-39歲、二線及以上城市人群為主;互聯網電視激活終端規模1.86億臺。
隨著信息技術的新發展,網絡視聽正在走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,優化產業生態更加重要。網絡視聽產業正在成為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中堅力量,有利于引領黨和國家正確的價值觀及輿論導向。
越來越多的中國網絡視聽平臺正在探索出新的節目模式,網絡視頻在節目數量經歷井噴式增長后,逐漸轉向精耕細作,內容生產更加細分化,規范化,品質化。網絡視聽在講好故事、傳播好中國文化力量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,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追求高質量內容的訴求,未來需要強化規范化,給予人民群眾更加豐富的優質精神文化內容。
聶辰席同時指出要加強精品創作生態,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實施精品戰略,堅持用心、用情、用功,切實解決網絡視頻有數量缺質量,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。
隨著愛奇藝、芒果超媒等在2018年實現上市,網絡視聽資本化已經到來,集約化、規模化、生態化發展趨勢已經形成,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下,新形態新業務秩序得以體現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,為網絡視聽發展提供了更加科學、健康、和諧的空間。
總局先后出臺一系列制度措施,各級廣電部門在管理上開始認真履行職能,對行業亂象整治起到了規范化的治理。行業各類主體還應注重管理意識,責任意識及自立意識,強化內容管理、追求社會效益正在成倍普遍的意識。
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,廣播電視的影響力彌足珍貴,需要圍繞70周年慶典做好黨建,堅持守正創新,圍繞新時代的主題,行業應加強把控,打造網絡視聽的精品化宣傳。
網絡視聽不能片面追求機械化、效率化、娛樂化及利益化,要注重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并重,在技術技巧上注意把握,加強原創力度,將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相互連接,在把握程序化中要重視引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。
網絡視聽是創新創作最活躍的一支新生力量,也代表著廣電行業新生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。必須堅持把握時代的創新經驗,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,為行業的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。
要在技術創新時代浪潮中越來越深刻體會把握核心意識,自主創新事關國家重要戰略,需要緊跟信息技術更迭,要善于及時應用新技術,高度重視研發關鍵技術及重要標準,努力解決我們這個領域的崗位的問題。特別是5G時代已經到,在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下,綜合把握優勢,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,堅持國家戰略,協同攻關,推動自主創新和實踐基礎,加強網絡視聽的服務及傳播能力。
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,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打造以優質實體內容的產業演變,要把供給和需求有機結合起來,把內容技術中心結合起來,依靠高強度的創新執行體驗,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需求。
傳統媒體要積極學習借鑒新生事物,汲取新媒體的成功經驗,做到探索建立各種形式的協作聯動,加快適應市場競爭和一體化發展的訴求。總局將為行業發展進一步完善制度環境,優化市場環境,激發各類創新創造的活力,強化責任、嚴格規范管理,讓網絡空間更加標準化,為企業建立良好的氛圍。
總局將繼續完善監管系統,重點加強互聯網建設執行力度,加強對移動互聯網、IPTV、互聯網電視等監管系統建設,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。要建立站點,強化對網絡視聽的綜合評價體系,充分推動結構質量提升,強化黨的主體思想領導要求,確保網上輿論的導向正確。
責任編輯:張曉寶
